徐明催眠

徐明大師, 真的很厲害, 可以讓人真正達到放鬆的境界!! 讚!!! 感謝徐明老師!!!

艾夫 「設計」金蘋果


艾夫 「設計」金蘋果




 2011/10/17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逝世,投資人及消費者可能會問:少了賈伯斯的設計遠見,蘋果是否能持續創造令人耳目一新的產品?這個問題的關鍵就落在蘋果頭號設計師艾夫(Jonathan Ive)身上。
【經濟日報╱編譯林文彬】




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逝世,投資人及消費者可能會問:少了賈伯斯的設計遠見,蘋果是否能持續創造令人耳目一新的產品?這個問題的關鍵就落在蘋果頭號設計師艾夫(Jonathan Ive)身上。

艾夫於1967年出生於倫敦,曾服務於英國設計公司Tangerine,該公司曾於90年代向蘋果取經。1992年加入蘋果,很快就獲得重用。

1996年,艾夫正式接管蘋果設計團隊,負責打造產品外觀及質感,讓蘋果商品有別於同業競爭者。隨著賈伯斯時代劃下句點,艾夫的重要性將與日俱增。

電腦、音樂播放器、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是蘋果的四條生命線。為蘋果帶來超過1,000億美元的年收入,這代表蘋果儘管產品令人驚豔,生產模式卻相當單純。

艾夫利用其獨特的設計風格,將蘋果產品打造為使用者地位的象徵,他的作品iPad─鋁質外殼與透明玻璃的搭配─為平板電腦代表作,最新版iPad在第三季平板電腦市場銷售量占68%,超越所有競爭者。艾夫的作品表現亮眼,將蘋果打造為全球最有價值的科技企業。

他的產品在市面上評價極佳。象徵潮流的iPhone是蘋果的搖錢樹;麥金塔電腦在個人電腦市場成長也極為迅速,iPod則是蘋果2001年重出江湖代表作,引起一股數位音樂旋風。艾夫在蘋果擁有無法取代的重要地位,賈伯斯必須親自聽取他的報告,討論產品的設計與美感。

相較賈伯斯及其他主管經常公開露面,艾夫顯得相當低調。過去,蘋果產品的外觀並不起眼,色彩偏向灰及米色系,艾夫引領的設計團隊讓產品徹底改頭換面,推出糖果色的iMac及當今火紅的iPhone等。

分析師認為艾夫一絲不苟,這也是蘋果脫穎而出的關鍵。佛瑞斯特研究公司(Forrester Research)分析師高爾文(Charles Golvin)表示,只要將手放在Macbook的鍵盤上,就可以感受到艾夫所傳達的美感,這就是他的美學。

艾夫的設計風格常與德國設計師拉姆斯(Dieter Rams)相提並論,拉姆斯於60年代為百靈(Braun)設計計算機及收音機外型,他的作品以極簡、典雅及上手容易聞名,這與艾夫的理念相當類似。

柏林作家拉夫爾(Sophie Lovell)曾為雜誌專欄訪問艾夫,深切感受其對設計的熱情。她表示,許多人以為設計就是打造漂亮的外觀,事實上,設計的深度遠大於此。相信無論是艾夫或是賈伯斯都了解這個道理。

(取材自道瓊社)


布林 打造蘋果店玻璃傳奇


布林 打造蘋果店玻璃傳奇
 2011/10/17已故的前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(Steve Jobs)是眾所皆知的罕見科技奇才,但他在建築和設計領域也有獨到見解,現年74歲的建築師布林(Peter Bohlin)可以證明這點。
【經濟日報╱編譯莊雅婷/綜合外電】




已故的前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(Steve Jobs)是眾所皆知的罕見科技奇才,但他在建築和設計領域也有獨到見解,現年74歲的建築師布林(Peter Bohlin)可以證明這點。

布林回憶,初次和賈伯斯碰面時打了條領帶,不料卻被賈伯斯取笑,「從此我再也不繫領帶」。但兩人也就此展開數十載的夥伴關係,攜手打造了2001年落成的皮克斯(Pixar)總部,以及全球30多家蘋果商店。

正如賈伯斯革新了大眾對個人電腦和手機的認知,布林在建築界也留下難以磨滅的影響力,特別是向來被業界視為冷門領域的零售商店。

Kieran Timberlake建築設計公司創辦人提姆布萊克說:「商用建築界只有布林為蘋果設計的商店,能和產品緊密結合。」

不同於一般設計粗糙的商辦建築,布林打造的蘋果商店外型流線、窗明几淨、引人入勝、充滿高科技風格--而且造價昂貴。它就像包著蘋果產品的大盒子,也符合賈伯斯格外注重產品呈現和顧客體驗的堅持。

蘋果商店的註冊商標之一就是大量運用玻璃,包括紐約第五大道的專賣店、位於上海浦東的圓柱型建築和曼哈頓上西城的聳立展示中心,都能看到這項特色。

但最早使用玻璃的是位在紐約蘇活區一棟老建築裡的蘋果專賣店。

布林說:「那裡有兩層樓的空間,顧客上下樓不方便,所以我們想出玻璃階梯的點子,史蒂夫滿意極了。」

賈伯斯對蘋果產品的嚴格要求,當然也涵蓋建築面,他不斷敦促布林打造出更精緻完美的玻璃結構。

布林的最新力作是替德國漢堡蘋果專賣店設計的懸空玻璃階梯,它只在頂端和底部有支撐,顧客一抬頭就能看到流線的階梯坡度。

布林說:「這就是史蒂夫追求的細節,他不斷促使我們用更簡單的設計表現更多內涵,這也是上世紀初以來現代主義的精神。史蒂夫要求我們挑戰科技極限,但你得讓人們覺得舒適。如何兼顧兩者是很有趣的考驗。」


國際/悼賈伯斯 矽谷菁英齊聚史丹佛


國際/悼賈伯斯 矽谷菁英齊聚史丹佛

http://www.cdnews.com.tw 2011-10-17 09:34:33
沈子涵/整理 

 法新社加州巴羅艾托16日報導,史丹佛大學(Stanford University)16日似乎已為矽谷顯要人士的到來作好準備,這些人士受邀悼念偉大的蘋果公司(Apple)共同創辦人-賈伯斯。 

 校園內1間禮堂和美術館已因為這場私人儀式而暫時停止對外開放,也有專為新聞媒體預留的空間。 

 蘋果表示,今天晚上在史丹佛大學舉行的紀念儀式屬私人聚會,即使是媒體,如果不在受邀名單上也無法入場。 

 回覆的邀請函將交由艾默森基金會(Emerson Collective)。艾默森基金會為賈伯斯遺孀鮑爾(Laurene Powell Jobs)所創立的慈善組織。 

 賈伯斯帶來了 iPhone、iPod、iPad、麥金塔電腦等產品,全世界都為了他的去世哀悼不已;加州州長布朗(Jerry Brown)宣布今天為美國西岸的「賈伯斯日」。 

  布朗發表的聲明說道:「賈伯斯的一生和志業體現了加州夢。」 

 「說他有影響力還不足以形容他‧‧‧他的創新改變了科技產業,他創造和引進市場的產品顛覆了全世界溝通的方式。」 


【中央網路報】

悼別賈伯斯 矽谷名人現身相送

悼別賈伯斯 矽谷名人現身相送 【2011/10/17 13:45】 自由時報

〔中央社〕矽谷顯要人士今天受邀至史丹佛大學(Stanford University),參加悼念蘋果公司(Apple)共同創辦人賈伯斯(SteveJobs)的私人追思會,現場警備森嚴。

蘋果公司、史丹佛大學以及當地警方組成維安團隊,並將校園中庭隔離成會場,只有在受邀名單上的人士才可入內。

到場賓客被引領至校園內教堂參與告別式,這座教堂預估可容納超過1000人。之後會在大學美術館舉行晚會,紀念這位創造iPhone、iPod、iPad、麥金塔電腦等產品的科技巨人;現場也有專為新聞媒體預留的空間。

由私人司機駕駛的黑頭轎車與SUV停在靠近教堂的入口處,部分車輛掛著政府車牌。保全在旁驅趕好奇的閒雜人等,以及搶拍賓客照片的狗仔。

據傳現場冠蓋雲集,名列受邀貴賓的有蘋果董事會成員之一、美國前副總統高爾(Al Gore),他也是數家頂尖網路公司的創辦人。

1名不願具名的業界消息人士更告訴法新社,三星電子公司(Samsung Electronics)董事長李健熙(LeeKun-Hee)的獨子李在鎔(Jay Y. Lee),也將應蘋果執行長庫克(Tim Cook)之邀,現身今天的追悼會。

該消息人士表示:「儘管三星與蘋果法律訴訟未完,但因為是蘋果公司面板和晶片零件的主要供應商,所以雙方仍保持密切合作關係。」並補充,李在鎔、賈伯斯和庫克其實很親近。

追思會回覆的邀請函將交由艾默森基金會(Emerson Collective)。艾默森基金會為賈伯斯遺孀鮑爾(Laurene Powell Jobs)所創立的慈善組織。

預計告別式結束後,賈柏斯的紀念晚會將持續進行至深夜。

加州州長布朗(Jerry Brown)宣布今天為美國西岸的「賈伯斯日」。

布朗發表的聲明說道:「賈伯斯的一生和志業體現了加州夢。」

「說他有影響力還不足以形容他...他的創新改變了科技產業,他創造和引進市場的產品顛覆了全世界溝通的方式。」

賈伯斯給台灣的三個省思


賈伯斯給台灣的三個省思

  • 2011-10-18
  •  
  • 新聞速報
  •  
  • 【◎張明正】
■天下文化出版,賈伯斯唯一授權傳記,中國時報獨家授權轉載
■天下文化出版,賈伯斯唯一授權傳記,中國時報獨家授權轉載
▲賈伯斯重視創新設計,蘋果筆電MacBook使用的白色變壓器、磁性連接器的發明專利上,都有賈伯斯的大名。(摘自網路)
▲賈伯斯重視創新設計,蘋果筆電MacBook使用的白色變壓器、磁性連接器的發明專利上,都有賈伯斯的大名。(摘自網路)
作者張明正,為趨勢科技董事長、若水國際創辦人。(本報資料照片/洪錫龍 攝)
作者張明正,為趨勢科技董事長、若水國際創辦人。(本報資料照片/洪錫龍 攝)
    我想向賈伯斯說「感謝」,因為我創業的第一桶金,和賈伯斯所創的蘋果電腦有關。在同一時代裡創業的因緣際會,及想把產業帶向雲端的理想願景,我對賈伯斯有著不同的看法與反省,他的故事可給台灣三個省思,也是台灣走向雲端時代必備的能力或須打破的習性。
    第一個省思,「由左到右」的思考邏輯,科技為輔助,「使用者經驗」優先。完全不同於技術底子工程師從右到左,以技術觀點來思考產品,賈伯斯「由左到右」,以使用者經驗為圭臬,強調使用起來的感覺,這是台灣工程師在開發程序時,最需要的顛覆性思考。
    這樣的顛覆性思考,正是蘋果的創新法則,在蘋果科技與極簡美學的背後,不是表面功夫的追求,而是對細節不懈的努力,目的在打造完美的使用經驗。我有幸先拜讀即將出版的《賈伯斯傳》,賈伯斯在乎使用者,「我們必須為使用者的完整體驗負責,不想變成只會製造垃圾的人……現在一般使用者都很忙,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整合電腦和其他裝置?」
    第二個省思,是「俗擱大碗」vs.「敢於取捨」。過往經理人在企業經營與產品策略上,往往深信「俗擱大碗」策略,用做得更多或更好來滿足客戶。但「加法邏輯」製造出來的產品,往往耗盡資源創造出什麼功能都有,卻沒有市場的產品。
    賈伯斯用「減法」替代傳統的「加法」哲學,打造出差異化的競爭策略。蘋果以其不包括的功能而著名,但往往都是成功的產品。這就是策略管理上最難的「取捨」,捨去不該做的,才是務實且奠基於核心競爭力的管理學問。
    賈伯斯說:「要讓一件事情變簡單,要真正了解根本的挑戰、創造出優雅的簡練,絕對得下很大的苦功。」若非真正用心體會,而僅用腦思考,絕對無法深入產品的「本質」;追求複雜易、以簡約打動人心難。難易之間,值得台灣每個管理者與科技人深思與學習。
    第三個省思,是人生最難的一個課題,就是了解自己、活出自我。他「虛懷若谷」(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) 的人生哲學,讓我自省到這幾年來,以「上善若水」心境所投入的社會企業工作。他活出自我,啟發了無數在人生困頓轉角裡尋找認識自我的人,蘋果簡潔美學形式與人本設計精神,影響了日常生活與美感經驗,賈伯斯與蘋果合而為一的企業文化,讓創意與創新成為社會的普世價值,不只塑造了這個世代的文化價值與社會認同,也深深改變接下來數個世代觀看與改變世界的方式。Think Different!
    (作者為趨勢科技董事長、若水國際創辦人)

賈伯斯告別式 冠蓋雲集


賈伯斯告別式 冠蓋雲集

  • 2011-10-18
  •  
  • 工商時報
  •  
  • 【記者林佳誼/綜合外電報導】
    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追思會於周日晚間在美國史丹佛大學校園內舉行。儘管主辦的蘋果維持一貫保密風格,非但不對外開放,亦不肯透露半點場內細節,但現場來往冠蓋雲集,仍吸引到大批媒體狗仔在旁盯場。
     包含美國前總統柯林頓、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、Google共同創辦人佩吉、甲骨文執行長艾利森、戴爾電腦執行長戴爾等多位美國政要名人及矽谷鉅子,均身穿黑衣親自到場,為賈伯斯的成就致上敬意與哀思。
     另外U2主唱波諾,以及曾經和賈伯斯有過一段情史的美國民謠歌后瓊拜雅(Joan Baez),也出現在賓客人群中。
     加州州長布朗(Jerry Brown)在儀式上宣布10月16日為加州的「賈伯斯日」,並肯定他「體現了加州夢」。
     賈伯斯與胰臟癌搏鬥多年後,本月5日因癌細胞擴散,在加州Palo Alto的家中辭世,得年56歲。其家人與近親好友已於1個多禮拜前,為他舉行過1場低調保密的小型私人葬禮。
     周日的追思會則位於史丹佛大學內的紀念教堂(Memorial Church),場內空間寬闊,可容納1千人以上,場外則停滿了黑頭車,部分車輛還掛有政府車牌。
     不過現場安檢相當嚴格,不對媒體開放,還封鎖校內主要幹道,只允許持有邀請函的人通過。惟蘋果稍晚在追思會結束後,也另於史丹佛大學的美術館舉行紀念晚會,並安排媒體採訪的空間。
     特別的是,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健熙的獨子、現任集團營運長的李在鎔,也在蘋果執行長庫克的邀請下親自出席。根據消息來源表示,李在鎔與賈伯斯及庫克其實都相當親近。
     近來三星與蘋果為多項專利官司而在超過20個國家纏訟不斷,但三星畢竟仍然是蘋果最大供應商,雙方合作始終相當緊密。
     此外,蘋果還會於本周三在加州Cupertino的公司總部舉辦1場內部儀式,讓員工盡情抒發對賈伯斯的追悼之情。

iPhone 5 才是賈伯斯遺作


iPhone 5 才是賈伯斯遺作

  • 2011-10-17
  •  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 
  • 【諶悠文/綜合報導】
     美國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賈伯斯在該公司發表iPhone 4S的隔天過世,不過業界人士透露,iPhone 4S不是賈伯斯的「遺作」,他生前最後一項鉅作是下一代的iPhone,也就是iPhone 5。有了賈伯斯畢生功力的加持灌注,iPhone 5料將成為「備受崇拜的經典之作」。
     羅德曼投資銀行分析師庫瑪爾指出,下一代iPhone「賈伯斯從概念到最後設計全程參與,因此這項產品將為iPhone再創高峰。」庫瑪爾更預測,iPhone 5應該會在明年夏天蘋果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表。
     庫瑪爾表示,下一代iPhone機身較薄,螢幕較大,但尺寸與iPhone 4S相同,預料將採用長期演進技術(LTE),也就是第四代行動無線寬頻技術(4G)。
     另一位消息人士指出,賈伯斯風燭殘年,並沒有全力投入iPhone 4S的研發。iPhone 4S的外觀與iPhone 4沒有大變化。雖然內部有更新,但有不少是平板電腦iPad 2已經運用的技術,例如同樣的雙核心處理器、記憶體容量、加速器、陀螺儀。相較之下,iPhone 5將展現「全新的設計」,它才是真正的「賈伯斯紀念機」。

賈伯斯終極代表作是iPhone 5 明年夏天現身


分析師:賈伯斯終極代表作是iPhone 5 明年夏天現身

鉅亨網編譯吳國仲 綜合外電  2011-10-17  08:35 
《CNET》報導,Rodman & Renshaw 分析師 Ashok Kumar 提出研究報告,指下一代 iPhone 才是賈伯斯「親身參與構思到最終設計」的代表作。

Kumar 表示,因為這個理由,新一代 iPhone 將為蘋果創下銷售量的里程碑。根據他的說法,由於賈伯斯的參與,iPhone 5 將成為「粉絲追捧的經典」(cult classic)。

Kumar 在報告中說,iPhone 5 將更薄、螢幕更大,但尺寸和 iPhone 4S 差不多,預期搭載 LTE 傳輸技術。
《CNET》引述的另一個消息來源,也透露 iPhone 5 會有「全新設計,是賈伯斯全心投入的大計劃。因病體微恙,賈伯斯沒太多時間參與 4S」。
確實,iPhone 4S 硬體雖較前一代升級,但不少是沿用 iPad 2 現有技術:同款雙核心晶片、相同記憶體空間、同一顆陀螺儀等。
因此,期待 iPhone 5 有內外在的嶄新設計,並非不合理。根據 Kumar 的研究報告,2012 年夏天的蘋果開發商大會,應該會是 iPhone 5 現身的時間點。

賈伯斯經典傳世 iPhone 5才是正港遺作


賈伯斯經典傳世 iPhone 5才是正港遺作


NOWnews.com 今日新聞網

2011年10月18日 00:01
  • 有業界人士指出,iPhone 5才是賈伯斯的「遺作」,而非被暱稱為「賈伯斯紀念機」的iPhone 4S。(圖/擷取自網路)

記者王亭云/綜合報導

前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(Steve Jobs)逝世消息震驚世界,蘋果粉絲似乎將對他的思念轉到iPhone 4S身上,不僅暱稱其為「賈伯斯紀念機」,更空前暢銷;但有業界人士指出,iPhone 5才是他的「遺作」,其「全新的設計」將成傳世經典。

就在先前全世界蘋果迷們期盼著iPhone 5的問世,相關傳言接連不斷,直到蘋果最後「意外」推出iPhone 4S,讓不少蘋果迷失望,但更出乎意料的是,隔天就傳出賈伯斯過世消息,大家的心情彷彿洗三溫暖;有粉絲也因此將4S聯想成for Steve的縮寫,暱稱其為「賈伯斯紀念機」。

多數人理所當然會將iPhone 4S視為賈伯斯生前所推出的最後一項作品,國內外媒體也都如此認定,也疑似賈伯斯效應,iPhone 4S14日在美、加、英、法、德、澳洲與日本7國開賣,首週可望熱賣400萬支,刷新iPhone 4首周周末170萬支的紀錄。

不過,有消息人士指出,其實賈伯斯並未全力投入iPhone 4S的研發,不僅其外觀與iPhone 4類似,內容更新的部份多是iPad 2已經運用的技術,若要看到「全新的設計」,那就是接著將推出的iPhone 5,它才是賈伯斯的偉大遺作。

羅德曼投資銀行分析師庫瑪爾表示,下一代iPhone「賈伯斯從概念到最後設計全程參與,因此這項產品將為iPhone再創高峰。」,當成為「備受崇拜的經典之作」(cult classic)。

庫瑪爾也指出,iPhone 5的機身將更薄、螢幕也更大,但尺寸和iPhone 4S相同,預期搭載長期演進技術(LTE),也就是第四代行動無線寬頻技術(4G);應該會在明年夏天蘋果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表。